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

打军事牌不成 美再换花样污蔑中国搞"独裁"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美国国务院24日发布2011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将中国直称为“独裁国中国军情家”,并称中国人权在主要领域“继续恶化”。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5日迅速发布《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批评美国在人权的六个方面做得很“糟糕”。中美人权论战再呈针锋相对之势。
美国长年对世界多国发动人权外交攻势,中国是它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随着中国舆论的开放,美国对华打人权牌的成本越来越低,轰动性却似乎在增加,这鼓舞了美国。
其实美国人很清楚,就一般性大众人权状况来说,中国这些年进步国际军情很快,中国政府为此所做的努力他们也很了解。美国继续保持对中国人权的批评态度是故意和成心的。华盛顿不仅自己批评中国人权,还在设法影响世人对中国人权的看法,破坏中国形象。
美国的做法就是抛开中国人权进步的基本面,集中讨论中国的个案。所以中国的几个“异议人士”总是被美国挑出来,作为中国人权的“形象代表”,他们同中国体制的对抗被做了更容易打动西方人的包装。从宣传技巧上讲,个案总是更吸引人,因此美国用个别“异议人士”的故事抹黑中国屡试不爽。
从刘晓波到艾未未,再到陈光诚,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包装中国“异议人士”已经像流水线一样熟练。其实这些个案都与中国大众人权状况相距甚远,他们的经历和遭遇在中国都是极低概率的,而且这些故事很多与西方发生了军情观察奇特的联系。中国人甚至搞不太清楚,这些突出的“异议人士”究竟是“不幸的”,还是“幸运的”。
普通中国人对自身人权的切实感受与美国指责形成的反差正在越来越大。当美国人同我们讲人权时,总让我们觉着怪怪的,散发着来者不善的气味。这种感觉没有错,因为人权牌的确已经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战略筹码。
美国并不是真的关心中国人权。从美国的利益讲,中国人权得到改善对美国没有实际好处,而找出中国人权的毛病,进而抹黑并压制中国对美国则很重要。在美国对华经济牌急剧变少,军事牌又不能轻易乱用的时候,美军事新闻国对华打人权牌正好做到了扬长避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