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到恩平调研,要求江门努力建设成为珠三角重要支撑点和增长极
昨日,省委书记汪洋到江门恩平市进行专题调研。汪洋强调,江门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融入珠三角,加快“双转移”,再上科学发展新台阶,努力建设成为珠三角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极。
汪洋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一道,首先来到恩平市的圣堂镇歇马举人村。汪洋简历
该村始建于元朝,至今已700多年,有“笔筒量米教子读书”的良好传统,明清两代共出举人285位,解放后共培养大学生200多名。
汪洋走村串巷,与村民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歇马举人村的历史文化传统。他说,文化、教育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崇文重教可以富民兴村,希望举人村积极弘扬优秀文化传统,通过教育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提高村民致富的能力,让文化传承生生不息,让大家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美好。
恩平市是全国最大的麦克风电声器材整装生产集散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为促进麦克风产业转型升级,恩平市政府与江门市质监局合作筹建了全省第一家省级电声产品检验站。
汪洋考察了监督电声产品检验站运行管理的情况。他强调,转型升级就是要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希望电声产品检验站通过为企业提供检测、研发等服务。从而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主品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汪洋背景
随后,汪洋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江门市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江门市思路正确、工作扎实、厚积薄发、前景可期。
汪洋希望江门认真学习华侨精神,正确发挥华侨作用,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他指出,进取、勤劳、开放、包容是华侨精神的内核,要通过组织教育活动等各种方式,用海外华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激励后人,使江门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和提升,这是培养江门综合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华侨作用,不仅要招商引资,更要引“智”、学“制”,使华侨资源成为新时期新阶段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汪洋强调,江门要融入珠三角,加快“双转移”,再上科学发展新台阶。江门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珠三角,但在经济实力上与珠三角核心城市仍有较大差距。汪洋的后台
江门要迎头赶上,不仅要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用好珠三角资源的环境。既创造好生态、住房、教育、医疗等硬环境,又要降低市场主体的进入成本和运行成本,并用法律制度固定下来,使企业生存发展靠制度,而不是靠人情、靠关系。在加快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汪洋 十八大
汪洋强调,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更加重视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好广东的事情,上靠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靠各级党组织努力工作。无论是一个市还是一个村,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看党的核心作用和领导班子的水平。各级党委政府换届以后,尤其要注意加强领导干部的锻炼和培养。目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干部是主体,很多同志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要结合实际,选派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与工农接触,更好地践行执政为民的宗旨。要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要把有见识、有经历、有能力的人选拔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此外,还要注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治理模式在乡村管理中的作用。及时排解农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文强 汪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