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

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中方参演装备巡礼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从“水下杀手”到“海上利剑”,来自海军各大舰队的主力舰艇、飞机,聚集在青岛各军港,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记者22日走进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的中方参演部队,与这些装备零距离接触。
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改装后的“哈尔滨”舰气势不凡

  这次联合军演,是“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信息化改装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哈尔滨”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上世纪90年代服役后,参加过百余项重大任务。如今的它与当年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型指挥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处理来自岸、海、空、天等多维空间的数据信息。据此,海上编队指挥员能够洞悉海战场态势,依据信息准确决策,确保编队能攻善防。

  新型武备系统。加装了速射炮、多枚远程反舰导弹,更新了主炮系统,使舰艇防空反导能力、精确打击海上目标能力、火力支援岸上部队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增强。

  记者发现,这些改装使它悄然具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的各项特征。

  “水下杀手”与“海上利剑”各有特色

  此次军演,潜艇扮演“蓝军”角色,在离“哈尔滨”舰不远的码头,参演潜艇如浮出水面的巨鲸,略显神秘。

  潜艇是名副其实的“水下杀手”,记者眼前是一艘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2003年下水,2004年服役。与前辈相比,它装备了甚低频通信系统、数据链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鱼雷和精确制导导弹,潜艇的静音性、水下自持力和水下突防能力明显增强。

  被称为“海上利剑”的新型导弹快艇虽然个头不大,但其威力不容小觑。以蓝色海洋迷彩为保护色的新型快艇,采用穿浪双体船型,极大提升了海上航行速度。由于实现了无级变速,它可随时加减速和紧急停车,并可实现原地回旋、平移。同时,较小的雷达反射面积和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使它在隐蔽自身的同时能准确找到目标方位,在复杂电磁迷雾中实现精准打击。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