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西方既有通过软硬兼施、多管齐下乃至军事干预一举颠覆叙利亚和伊朗政权的战略诉求与冲动,但是在自身实力下降的背景下,美国又担心中东陷入不可控的地区性大乱,尤其是十分忌惮由于深陷中东而掣肘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当前,伴随叙利亚和伊朗局势的持续紧张,作为世界霸主和中东事务的主宰者,美国的政策自然是决定叙利亚和伊朗局势走向的关键所在,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2012年的中东是否会爆发两场大规模的战事。就目前而言,美国显然没有成熟的答案。因为美国必须从阿拉伯大变局后中东战略乃至当前全球战略调整的高度,来制定叙利亚政策和伊朗政策。
长期以来,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传播民主构成了美国中东战略的三大目标,其严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其现实主义的盟友战略与民主改造中东战略之间的内在矛盾。中东变局发生初期,美国的政策反应被动而又杂乱,其根源就在于从价值观的角度,美国乐见“阿拉伯之春”的发生,但从安全角度又对盟友战略陷于瓦解充满忧虑,这是美国中东战略困境的核心所在。
从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来看,通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在中东实行战略收缩,并使之服务于以抑制中国崛起为目标的“战略东移”,构成了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目标。奥巴马于2011年5月19日在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重要讲话,形成了美国新中东政策的基本框架。通过综合考察一年多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可以发现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目标是既要避免类似伊拉克战争的深度卷入,又要保持对中东事务的主导权。
从总体上来说,以“新介入方式”作为主导中东事务的主要手段,是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显著特征。为此,美国将通过主导联合国、北约等多边机制,要求欧洲盟国和中东盟友承担更多的责任,维护美国的中东霸权,即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所谓的“新介入方式”。这一战略在利比亚政策上已得以体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吸取了伊拉克战争的教训。这也恰如奥巴马所言:“伊拉克的经验让我们认识到,无论我们多么用心良苦,试图用武力来实现政权更迭,其代价是多么高昂,而且是何等的困难。”“不改变我们的方法有可能使美国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分歧循环深化。”
美国学者格列高利·高斯也指出:“我们在中东面临的问题源自我们对该地区的深度军事和政治介入,而非该地区本身的病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极其不善于改变中东国家的国内政治,我们一旦卷入这样的行动,结果往往向着与动机相反的方向发展。”美国的中东战略“存在另外一种道路:既维护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同时也承认我们改变外国能力的局限性”。
因此,美国的中东战略将主要通过综合运用“所有外交、经济与战略手段”,重塑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主导权。奥巴马的利比亚政策虽在表面上看似有损美国的领导地位,但在本质上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普兰评价指出:奥巴马“将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推迟到阿拉伯联盟、联合国安理会、法国和英国完全加入后,而且即使在开始行动时也对军事行动和目标加以限制,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他不希望美国独自承担利比亚问题,因为利比亚的混乱有可能持续数年”。具体到不同的中东国家,美国则基于中东国家与美国的关系状况,执行有区别的具体政策。具体来说,美国对不同中东国家的政策将体现为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以突尼斯和埃及为突破口推动中东的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美国将通过经济援助等手段进一步推动其民主变革,希望它们“能通过自由与公平的选举、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实行问责与高效的民主机构,以及负责任的地区性领导作用树立优秀典范。”奥巴马已承诺免除埃及10亿美元的债务,同时为埃及10亿美元的债务提供担保,并强调通过设立“企业基金”(Enterprise Funds),制定“贸易和投资伙伴计划”(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Initiative),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八国峰会等协调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等手段,“支持中东的民主过渡和经济现代化”。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当前,伴随叙利亚和伊朗局势的持续紧张,作为世界霸主和中东事务的主宰者,美国的政策自然是决定叙利亚和伊朗局势走向的关键所在,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2012年的中东是否会爆发两场大规模的战事。就目前而言,美国显然没有成熟的答案。因为美国必须从阿拉伯大变局后中东战略乃至当前全球战略调整的高度,来制定叙利亚政策和伊朗政策。
长期以来,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传播民主构成了美国中东战略的三大目标,其严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其现实主义的盟友战略与民主改造中东战略之间的内在矛盾。中东变局发生初期,美国的政策反应被动而又杂乱,其根源就在于从价值观的角度,美国乐见“阿拉伯之春”的发生,但从安全角度又对盟友战略陷于瓦解充满忧虑,这是美国中东战略困境的核心所在。
从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来看,通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在中东实行战略收缩,并使之服务于以抑制中国崛起为目标的“战略东移”,构成了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目标。奥巴马于2011年5月19日在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重要讲话,形成了美国新中东政策的基本框架。通过综合考察一年多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可以发现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目标是既要避免类似伊拉克战争的深度卷入,又要保持对中东事务的主导权。
从总体上来说,以“新介入方式”作为主导中东事务的主要手段,是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显著特征。为此,美国将通过主导联合国、北约等多边机制,要求欧洲盟国和中东盟友承担更多的责任,维护美国的中东霸权,即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所谓的“新介入方式”。这一战略在利比亚政策上已得以体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吸取了伊拉克战争的教训。这也恰如奥巴马所言:“伊拉克的经验让我们认识到,无论我们多么用心良苦,试图用武力来实现政权更迭,其代价是多么高昂,而且是何等的困难。”“不改变我们的方法有可能使美国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分歧循环深化。”
美国学者格列高利·高斯也指出:“我们在中东面临的问题源自我们对该地区的深度军事和政治介入,而非该地区本身的病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极其不善于改变中东国家的国内政治,我们一旦卷入这样的行动,结果往往向着与动机相反的方向发展。”美国的中东战略“存在另外一种道路:既维护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同时也承认我们改变外国能力的局限性”。
因此,美国的中东战略将主要通过综合运用“所有外交、经济与战略手段”,重塑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主导权。奥巴马的利比亚政策虽在表面上看似有损美国的领导地位,但在本质上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普兰评价指出:奥巴马“将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推迟到阿拉伯联盟、联合国安理会、法国和英国完全加入后,而且即使在开始行动时也对军事行动和目标加以限制,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他不希望美国独自承担利比亚问题,因为利比亚的混乱有可能持续数年”。具体到不同的中东国家,美国则基于中东国家与美国的关系状况,执行有区别的具体政策。具体来说,美国对不同中东国家的政策将体现为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以突尼斯和埃及为突破口推动中东的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美国将通过经济援助等手段进一步推动其民主变革,希望它们“能通过自由与公平的选举、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实行问责与高效的民主机构,以及负责任的地区性领导作用树立优秀典范。”奥巴马已承诺免除埃及10亿美元的债务,同时为埃及10亿美元的债务提供担保,并强调通过设立“企业基金”(Enterprise Funds),制定“贸易和投资伙伴计划”(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Initiative),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八国峰会等协调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等手段,“支持中东的民主过渡和经济现代化”。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