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日星期一

美媒:马英九能解决国家统一必可获高度历史评价

美国中文媒体《世界日报》12日发表社论说,马英九胜选后说,没有连任的压力,但有历史评价的压力。这句话可以很庸俗地翻译成:马英九有争取诺贝尔和平奖的“企图心”。如果马英九这般庸俗,既是好事,且是幸事,那就是马英九不是没有可能争取两岸签署和平协议,正式终止两岸敌对关系。从历史发展言,马英九若能破除万难,推动两岸统合,国共内战的延续和国家统一的变态,终于可望获得解决。这是创造历史,也必然可以取得历史评价的高度,然而这又绝非诺贝尔和平奖所能概括。马英九 蔡英文
社论说,诺贝尔和平奖和马英九扯上关连,来自马英九在哈佛大学的业师孔杰荣,他在马英九简历胜选后专就两岸关系提出论述说:马英九若能在未来四年解决两岸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相信他将会因为对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就孔杰荣的观点言,这是因为台海是全球危险的区域之一,两岸若能和平往来,对世界和平是十分重大的贡献。台湾新闻马英九
可惜孔杰荣没有说清楚过去两岸未能解决的问题症结为何,也未明言如何解决;但可以很明确地说明:两岸未能解决的问题,就在“统独”的死结能否因马英九而活络,或是通过任何形式有可能超越。孔杰荣认为若不须牺牲台湾人民个人安全,就能换取两岸更多协议,应符合台湾人民利益,并建议两岸应从实质议题谈起,像是更深入的经济合作协议、南海发展、台商投资保障协议等;但两岸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也绝非单边考量,例如能否符合台湾人民利益就能解决。马英九台独
社论说,在这里必要指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和获奖其实是两回事,包括孔杰荣在内都有资格为马英九连署提名;但诺贝尔和平奖未必会颁给马英九,因为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两岸议题,既不是北京更不是台北所能想像。以“统独”趋势言,非出以统一的格局难谓两岸问题能有妥善解决的方案。但一个统一的中国岂是西方社会所乐见,如果中国统一而能重开汉唐盛世,可以想像对西方文明价值的冲击会有多大。再退一步言,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死结的尼克森和卡特并未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台湾领导人又如何才有可能主导两岸形势发展,而这非有大作为不可。
更何况,两岸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和解状态,而且因马英九连任可以确定未来四年,两岸应可迈入一个新的和平发展阶段。然而谁都知道马英九的承诺,在他任内不会和大陆签署和平协议,是以两岸互动的格局要有新的突破,就有赖外部突变,并出以非常手段始有可能。而这无论如何是个大难题。有些人颇具善意地表示,马英九可以把两岸和平协议拆开来玩,仿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另就两岸文化、两岸军事互信或更多的两岸互动互信签下协议。但可以相信,这些期待或建议都在为难马英九。
社论说,若论马英九2008年当选“总统”以来,两岸关系的迅速解冻,从两岸大三通到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正如马英九所说,为两岸60年来所仅见。相较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这当然是重大事件,马英九岂止可以名留青史,而且是重新启动两岸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推手。若考量整个亚太格局,或以世界史的角度切入,台海风云一变而为两岸和解,当然要归功于台湾民意的持续转向和马英九的拨乱反正。何以马英九这些努力未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们的青睐。马英九新年贺词
社论说,就历史评价言,马英九四年前打开两岸僵局,早该得诺贝尔和平奖了。两岸若有和平协议,为天下开太平,更应得奖。但重视历史评价的马英九绝不可能仅庸俗地注意到谁来给奖,而是史家的评价。是以马英九要看到的是历史机遇能否掌握,历史格局能否因此大开大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