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

王明在八大之后的时期


1956年9月召开党的“八大”前夕,中央曾于8月上旬致电王明,希望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回国参加会议。9月8日,王明回电表示因病无法回国参加“八大”,向中央和“八大”主席团请假。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党的利益出发,仍提名王明为中共中央委员的候选人。这样,王明在“八大”上仍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不过在97名中央委员中,他的得票最少。从此,王明资料长期留居苏联。
  自60年代起,王明在苏联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化名马马维奇、波波维奇等,先后撰写、发表《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攻击毛泽东、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王明简介被戴上了“机会主义头子、苏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渐断了联系。但中央对他再没有作出任何决议,也没有开除他的党籍。
  当国内在“文革”的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时候,得到苏联支持的王明开始在国外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大肆攻击党和毛泽东,逐渐走上了与党完全对立的道路。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王明已是病魔缠身。但王明即使躺在床上也没有停笔。1971年,他相继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整风运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等文章。王明事迹《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逆行为》是王明抱病编写的最后一部作品,约20万字。全书主要围绕“文革”展开,否定毛泽东思想。“文革”确实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晚年所犯的一个错误思想,但是王明抱着一个目的,是借着批判“文革”,贬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为自己的错误路线翻案。
  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葬于新圣母公墓。王明评价.
http://18.dwnews.com/background/people/lsrw_list.sht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