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星期五

博古生平 博古简介,博古资料,博古事迹,博古评价


1925年博古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赴苏联留学,与王明、张闻天等人是留苏期间的同学,与其他同期的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回国后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4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同年9月-1935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博古简介在六届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和常委,深受王明路线影响,在王明去苏后,负责上海临时中央的领导。1933年初迁到中央苏区瑞金,开展反罗明路线运动,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与周恩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组成三人团主持军事决策。博古等人过于听从李德的指挥,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抗战时期继续出任政治局委员,兼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与王明、周恩来在武汉为抗日宣传做了大量贡献。
博古资料在遵义会议后虽然失去了党最高领导人地位,但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是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红四方面军较量的重要人物,在涉及中央红军内部利益时,他当时站在红一方面军一边。
博古事迹和周恩来、叶剑英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因此,他们被中央派遣去南京参与国共合作的谈判,并取得成功。博古在新四军组建初期也有功劳。1938年任中共长江局和南方局组织部长,参与领导了武汉会战期间的抗日宣传。博古回到延安后,领导创办了《解放日报》,此为中央机关报;并主持新华通讯社。
延安整风时期博古曾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其兼任的理论性职务和宣传阵地都被迫交出,也退出中共七大政治局。中共七大选出的44名中央委员中,和王明排名最后两位。
1946年4月8日由重庆飞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博古评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