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美政府借媒体造势两手抓 劝诫以色列同时威慑伊朗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以色列分析人士3月29日指责称,奥巴马政府正借助媒体造势,一方面向以色列施压、劝其不要对伊朗动武, 另一方面敦促伊朗在未来的核谈判中与有关各方达成妥协。而他们的这一结论是在分析美国媒体的两篇报道后得出的。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第一篇报道来自《外交政策》,该杂志援引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称,伊朗北部邻国阿塞拜疆日前与以色列达成协议,允许以色列使用其境内的4个空军基地,借助这一便利条件,以色列可以对伊朗发动空袭或者至少派出无人机和营救飞机。
第二篇是彭博社根据一份外泄的美国国会报告撰写的。文中指出伊朗的核设施很分散,所以目前尚不清楚对其动武的最终影响将是怎样的。一名美国前政府官员告诉调研人员,伊朗可能只要短短6个月就会实施反击。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学院(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的分析师约埃尔·古赞斯凯(Yoel Guzansky)表示:“这看起来像一场大的宣传战,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以色列对伊朗实施打击。我想奥巴马政府真的担心以色列会很快采取军事行动。他们正想方设法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外交政策》上的那篇报道援引了一名美国情报部门官员的话称:“我们目前正密切盯着伊朗的反应……不过我们也关注着以色列在阿塞拜疆的行动,我们对那里发生的情况并不满意。”古赞斯凯说,如果以色列与阿塞拜疆果真已达成协议,那么这将彻底改变整个局势,以色列可以更快发起更有力的军事行动。
这并不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劝说以色列暂缓对伊朗动武计划。本月20日《纽约时报》曾披露,美军中央司令部本月初就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举行了一场模拟军事演习,结果发现以色列此举很可能将美国拖入战争,导致数百名美军士兵丧生,并将在中东地区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29日下午,以色列一家报纸的评论员罗恩·伊沙伊发表专栏文章,强烈谴责美国这种利用媒体造势的行为,斥之为“有针对性的暗杀行动”。伊沙伊在专栏中指出:“近几周来,针对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实施军事行动计划,美国政府从直接说服决策者、影响民意转为更有针对性的暗杀行动,而这场战役的目的显而易见:以色列决策者更难对以色列国防部下达军事打击的命令,更严重的是,国防部发动打击的能力受到影响,即使打击仅会带来最小伤亡。”
以色列军事分析家亚历克斯·菲斯曼并不赞同美国媒体的推测,认为阿塞拜疆不会成为以色列实施军事打击的基地。他指出,美国媒体的两篇报道是在向以色列和伊朗施压,旨在通过向伊朗人“展示目前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使他们更加多疑、更加不安,这样他们才可能在核谈判中放低姿态,美国施加这种压力是必要的”。中国军情  国际军情  军事新闻  世界军事  军情观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