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4日,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成功连任。尽管相较上次选举,马英九此番胜得有点悬,但在这个不确定的年代,人心思稳的台湾选民还是对马英九的执政成绩投下了较多信任票。而就“双英”的综合对比来看,海内外舆论广泛认为,马英九在人格特质与个人形象、两岸政策与外部支持、“执政”优势等方面比蔡英文更胜一筹。因此,马英九的顺利连任,是一个两岸与美国三赢的结局,为利益相关方所乐见。
众所周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曾是亚洲经济重镇之一的台湾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差不多走完工业化道路之后,其经济表现放在全球产业变迁与竞争光谱下观察,委实乏善可陈。30年前,台湾经济规模几乎相当于大陆的一半,贸易力量更是傲视两岸三地;而今天,大陆的经济规模差不多是台湾的16倍。“产业空洞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的台湾制造业不仅未能及时升级到更高产业链,而且在不少“价值洼地”的挤压下,纷纷“投靠”到对岸求生。幸好台湾还有一大批富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家与财经领袖。他们的勤勉与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感确保台湾经济竞争力维持在较高水准。
曾担任经国先生秘书的马英九深谙台湾政治生态的诡异,他抓住台湾人心思稳和经济发展这些核心议题,牢牢揪住两岸政策这个牛鼻子,持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与相关交流。于是,在其任内,马英九的执政团队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开通了两岸直航、开放大陆游客赴台并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开启了两岸关系合作与交流的新时代。特别是ECFA开通了台湾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成为两岸关系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被广泛认为是马英九赢得客家票,守住北北基(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的合称),并在南部超出预期的关键所在,也是郭台铭等企业巨头纷纷表态支持马英九与“九二共识”的根本原因所在。而马英九的当选,肯定将增加台商对于大陆投资的信心。马英九新年贺词
不过,在政经议题密度最大的台湾地区,连任的马英九需要破解的难题实在太多,未来4年无疑是在刀锋上行走。首先,治理经济外行、但玩政治绝对内行的民进党携600万支持票,是不会让国民党轻松执政的,而差不多积重难返的台湾政经问题亟待马氏静下心来细细梳理并给出可行的对策;其次,马英九既清晰又模糊的两岸政策尽管在短期内可以为自己争得“政策行为空间”,但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政治问题是不可能永远隔离于经济问题的。而在台湾当前的政治生态下,马只要往前一小步,也许就会激起千层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